圖說:上海第十六批“銀齡行動”志願者合影。受訪者供圖

“銀齡行動”是2003年起,全國老齡委倡導並組織全國大中城市離退休老年知識分子,以各種形式向中西部地區或經濟欠發達地區開展智力援助的行動。新疆是上海“銀齡行動”主要的對口地區,而醫療則是援助計劃的重中之重。

上海眼病防治中心退休副主任醫生陳儉華,已是第四次援疆志願服務。2016年開始,她資助瞭喀什大學附中的一位維吾爾族困難學生。3年間,陳儉華一直與這位男生保持聯系,告訴他要好好讀書,並資助他完成學業。而孩子也非常爭氣,成績一直保持在班級前五名。今年讀高三的他告訴陳儉華,自己的志願是報考上海財經大學,對此陳醫生表示會全力支持,讓他安心學習。

於是黃立新決定,填補當地專業課程普通話教學的空白點,她編寫瞭一部既能學專業也能學語言的教材,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專業知識,讓學生們看得懂能理解,同時提升他們的普通話水準。在暑期班的一節專業課上,記者看到,黃立新把機械專業課上成瞭語文課,一個字一個字地教,還有生詞練習,確保班級裡普通話水平最低的孩子也能跟上。

今年70歲的韋朝生,是本屆上海志願者團隊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今年已經是他連續3次赴疆。作為一名資深心內科專傢,他的專業特長是心電圖讀圖,目前在克拉瑪依市人民醫院志願服務。韋朝生17歲曾在新疆支邊,一呆就是20年,對新疆感情深厚。退休後,他一直無法忘懷年輕時支邊的豪情壯志,年紀越大越是想去新疆,想用自己的技術為新疆作一些貢獻。

責任 想把畢生所學倒出來

韋朝生認真踏實的工作作風,獲得瞭當地醫生、患者的一致好評,許多看似無大礙的心電圖被韋朝生看出瞭大問題,一些以為得瞭重病心理負擔很重的病人,經他判斷後並無大礙。“我恨不得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倒出來,時間太短,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韋朝生說,因為歲數大瞭,明年還能不能來還不知道,但隻要在這裡一天,就要爭分奪秒為提升新疆醫療水平作出貢獻,這既是一種情結,更是一份責任。

情感 用我的擁抱撫平你的心傷

今年60歲的葉茵已經連續3年援疆,因為2010年曾經來過南疆演出,對新疆的感覺極好,就一直想再來。2015年她第一次知道“銀齡行動”,當時正好需要一個在聲樂方面有專長的老師負責群眾文化建設,葉茵馬上報名參加瞭。幾天後,她正要準備去北歐旅行,突然得知自己獲選,於是馬上取消竹北月子中心收費旅行團行程趕赴新疆。在前兩次的志願服務中,葉茵為喀什地區老年大學建立瞭一間聲樂教室,今年她想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行突破,組建一支女聲合唱團。

圖說:韋朝生與病人交流。受訪者供圖

今年55歲的黃立新,是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機械工程系退休教授,3月份剛剛退休的她是第一次參加“銀齡行動”,在喀什地區巴楚縣職業高中開展志願服務。黃立新告訴記者,20歲時她就想去邊疆,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實現。一晃幾十年過去,已經退休的她,在得知“銀齡行動”後,少女時代支援邊疆的心願又開始萌發,於是她推掉瞭外地和外國大學的任教邀請,毅然在退休第一年趕赴新疆,圓自己一個新疆夢。

在傢裡人特別是97歲的嶽母和小孫女的支持下,韋朝生自2016年開始連續赴疆志願服務3次。韋朝生說,在心內科工作,最基礎的工作就是識讀心電圖,但也是最難最需要經驗的,例如心梗經常被誤認為心律失常。因此根據病人的案例開展講座,提升當地醫生讀圖能力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是他援疆支援服務的重點。

萬裡寄情 智力援疆——記上海第十六批“銀齡行動”志願者

圖說:葉茵與她的合唱團。受訪者供圖

新民晚報記者 李一能

當時劉紅娣在病房巡查,這位名叫哈斯耶提的小姑娘偷偷塞給瞭她一張紙條,從並不通順且歪歪扭扭的漢字中透露出的,滿是令人動容的真情。原來女孩子覺得,劉紅娣是她看到過笑容最溫暖的醫生,這是媽媽才會有的笑容,而且劉醫生不遠萬裡到這裡為他們治病,這份大愛讓她非常感動。眼看就要出院,鼓起勇氣寫下這張紙條,希望能認識劉醫生並和她合影留念。

圖說:竹北產後月子中心黃立新正在上課。受訪者供圖

今年62歲的金南是第一次參加“銀齡行動”來到南疆,在上海從事計算機教育的他一開始並不清楚自己能來做些啥。到瞭巴楚縣社區教育辦公室後,才發現自己在上海做的“功課”基本都用不上,他隻能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重新調整。在志願服務中,他意外發現巴楚縣的3D打印機普及率很高,而且上到學校研究生,下到村居老百姓,對3D打印學習的需求非常旺盛。3D打印需要換打印筆,而且高頻率使用後很容易出故障,解決這些問題都是身為科技教師金南的強項。

當地福利院對於院內老人與孩子可以說是關懷備至,但由於心理咨詢人才的缺乏,往往難以提供專業的心理關懷,徐金堯的到來正好彌補瞭這一短板。她每天疏導的對象,大多有著不可言說的心傷,徐金堯為他們進行瞭心理評估,建立瞭心理檔案,便於開展心理疏導,幫助他們重拾快樂自信的人生。

“這裡的工作一點不簡單,2個半月的志願服務我把自己34年零8個月全部的教學經驗全部用上瞭。”黃立新告訴記者,她的努力獲得瞭學校的鼎力支持,還邀請她用同樣的模式編寫瞭一部紡織專業的普通話教材,兩本教材將在新學期投入使用。

翻開她們的相冊,通過一張張合照,眼看著哈斯耶提從小女孩長成瞭大姑娘,而劉紅娣也變得白發蒼蒼。如今,這對忘年摯交已經以母女相稱,哈斯耶提叫劉紅娣“我的漢族媽媽”,而劉紅娣則稱她為“我的好女兒”。在今年兩人的相會中,女孩對記者說出瞭她的心願:“我想去上海念大學,因為那裡有我的漢族媽媽。”

61歲的何勤國,退休前是上海四一一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今年是他第一次參加“銀齡行動”。何勤國說,在上海工作瞭一輩子,積累瞭一些經驗,早就想把這些經驗帶到邊疆,於是就報名“銀齡行動”參加智力援疆,來到瞭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皮膚科。原來他想將上海的經驗直接照搬到這裡,來瞭之後才發現並不合適,必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58歲的唐琦文是上海眼病防治中心退休副主任藥師,今年是她第三次援疆。在上海援疆幹部以及志願者中,藥學專業她是第一人。藥師的職責,是審核醫囑是否合理恰當、指導病人服藥、監管處方。剛來時,她還非常茫然,不知如何開展工作,在喀什二院領導、同事的幫助下,唐琦文迅速進入瞭狀態。今年收到喀什二院的邀請再次來疆,主要負責藥事質量監控,以及幫助建立喀什首個臨床藥師培訓基地,推動符合南疆地區社會現狀的藥學發展。在她的鼓勵和指導下,喀什二院藥學部臨床藥師有6人申報課題,3人被醫院選中。“在這裡有為、有學、有樂,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和快樂。”唐琦文說,別人覺得她辛苦,她卻樂在其中。在她帶動下,許多上海老專傢也對“銀齡行動”產生瞭興趣,表示想報名參加。

巴楚縣地處南疆偏遠地區,許多人都不會想到3D打印在這裡非常普及,許多學校、科技中心都有3D打印設備。但設備需要維護,也需要有人開展培訓,誰來負責這項工作?來自上海民立中學的退休科技教師金南接下瞭這項工作。

在新疆志願服務的2個多月,也讓何勤國收益頗多。除瞭診治一些例如原發卡普斯肉瘤、貓癬、皮膚結核病等這些當地特有的病癥外,他還會負責一些會診。前不久一位患者因為藥物反應出現瞭嚴重藥疹,全身像燙傷一樣生命垂危。何勤國深知這種病癥的兇險,依靠經驗立即采取大劑量激素治療,第三天病人皮疹開始好轉,現已痊愈出院。“來這裡我們還是能夠起到一些作用的。”何勤國接受采訪時說,今年的志願服務已經接近尾聲,但今後一定還會來,因為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

當地的老師對黃立新最多的評價就是熱情四溢,永遠在用積極的心態鼓舞著身邊人,他們非常想讓黃老師多留一陣,於是也對她格外貼心照顧。有一次黃立新的女兒從上海來看她,黃立新因為工作繁忙不能陪女兒好好逛逛新疆,隻能在巴楚一起吃瞭頓飯。但女兒不知道的是,那傢所謂的“農傢樂”其實就是一位老師的傢,所有的“服務員”、“廚師”甚至“民族舞蹈演員”都是學校的同事們,這就是他們回報黃立新的方式。說起這段往事,黃立新禁不住淚流滿面,她已經決定在本次志願服務結束後,申請繼續在巴楚工作。

日前,記者來到新疆喀什地區、克拉瑪依等地,采訪瞭上海第十六批“銀齡行動”的部分志願者。平均年齡63歲的他們,其中有13人曾多次智力援疆,在最需要的地方奉獻才智與汗水。原本退休後可以安享天倫,含飴弄孫的他們,為何選擇一次次前往新疆與各族群眾同甘共苦?通過實地采訪,一段段關於情感、責任、牽絆、大愛的動人故事逐漸呈現。

一次次跟隨當地幹部下鄉科普的過程中,金南一直在修理損壞的3D打印機,前前後後修瞭200多次,修到眼睛發酸發脹為止,還被跳蚤咬瞭幾十個包,清涼油用完瞭隻能用鹽水處理。“和當地幹部比起來,這點苦隻能算是小意思,和他們在一起工作,我始終在被感動被教育著。”在金南的指導下,當地的幾位學生已經可以熟練操作3D打印機,制作出擁有當地民族特色的小帽子、小板車、嬰兒床等小物件,並送到上海參加比賽,獲得瞭一致好評。2個多月的志願服務結束在即,金南則覺得5000公裡的距離並不是太大問題。“現在科技發達瞭,人與人不再被空間所限,我把聯系方式給瞭這裡的老師同事,今後不論遇到任何問題,我永遠是他們的堅強後盾。”

當地醫院最大的短板就是人才梯隊青黃不接,皮膚科雖然是一個小科室,但非常依靠經驗,科裡的兩個老醫生都在50歲以上,規培生又剛剛回來,三五年內很難獨立開展工作,一些例如真菌檢查、激光治療之類的醫療項目也比較欠缺。為此,何勤國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對年輕醫生開展培訓上。他還專門寫瞭一份皮膚科發展建議書,建議隻要增加一名醫生,配備兩臺顯微鏡,開設兩個新項目,就能明顯提升當地醫院皮膚科診療水平。

每當國傢二級心理咨詢師,來自上海尚俘心理咨詢中心的徐金堯出現在喀什地區社會福利院時,她都會被一群孩子團團圍住,稱呼她:徐老師媽媽。這份信任的由來,要從徐金堯參加“銀齡行動”之初開始說起。

圖說:徐金堯和孩子們合影。受訪者供圖

2015年,徐金堯通過上海老科協瞭解瞭“銀齡行動”項目,當年正巧增加瞭心理咨詢志願服務項目,於是同樣有著“新疆情結”的她立即報名參加。今年,69歲的她已經是第二次赴疆參加志願服務。

在合唱團排練現場,葉茵身穿艾德萊斯綢民族服飾,帶著學員們載歌載舞,乍一看還以為是新疆大媽,連一些民族學員都說分不清她是哪裡人。維吾爾族學員馬伊諾與迪麗巴爾跟著葉茵學瞭好幾個月,連聲說這位上海老師有水平,以前她們隻是喜歡唱但是不專業,經過培訓後,現在唱歌好聽還不累,回傢唱給孩子和老公聽,傢人都震驚瞭,一直追著問和誰學的。而葉茵也覺得,和學員們在一起很快樂,不同民族的姐妹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讓她也仿佛回到瞭年輕時候。

徐金堯形容自己的工作像個消防員,經常會應對一些突發情況開展危機幹預。一次,兒童福利院有幾個孩子出現瞭嚴重的心理問題。徐金堯通過做遊戲、演講等方式,評估孩子們的心態和病情,並以漫畫的形式,開心理處方,引導孩子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教會他們控制情緒,處理各種問題。

開始時,面對陌生的心理咨詢師,孩子們一下子難以敞開心扉,但和藹可親的徐金堯很快用真誠與專業走進瞭孩子們的內心。孩子們信任她,喊她徐老師媽媽,非常配合心理輔導。在徐金堯為他們組織的“盛夏之夜”晚會上,福利院的孩子們表演瞭自編自導的節目,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一位男孩對她說:“我會記住這一天,這是我人生的轉折點。”徐金堯覺得,有瞭這句話,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心理咨詢師可以解決一部分心理問題,但非常嚴重的心理創傷則需要入院治療。來自上海虹口區衛計委的任國倩就是一位經驗豐富的精神心理科醫生。今年63歲的她是首次參加“銀齡行動”,現在克拉瑪依醫院臨床睡眠科志願服務。和一般醫院的精神科病房不同,任國倩所服務的病房是24小時開放,病房管理對醫生護士的要求都非常高,如果沒有責任心和愛心,很難留住病人,有時深夜病人睡不著覺,來來回回走動,醫護人員需要陪他們聊天疏導,直到病人安然入睡。

一次任國倩遇到瞭一位患者,有著33年的重度心理創傷,這位維吾爾族單身媽媽幼年母親去世,後來又有三段不幸福的婚姻,嚴重抑鬱並多次試圖自殺。為配合藥物治療,任國倩對她實施瞭2個半小時的心理疏導。當這位女士將多年的不順完全敘述後忍不住渾身顫抖痛哭流涕,而任國倩也情不自禁地給瞭她一個長時間的擁抱。當多年壓抑的情緒得以發泄後,這位女士的病情開始好轉,經過任國倩一個月的精心治療,現已康復出院,出院前還把任國倩介紹給自己的親屬,說就是這位上海醫生治好瞭她33年的心病。

這個案例給瞭任國倩很大觸動,新疆地區心理疾病治療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心理衛生醫務人員力量又比較薄弱。因此,她在兩個半月的志願服務期間,除瞭直面病人,更多的精力是在幫助醫院培養人才梯隊,把上海精神衛生醫學方面的經驗盡可能多地留下來。“我在這裡感受到瞭被需要,同時也收獲瞭很多。”任國倩說,回滬後她也會把在新疆志願服務的經歷與身邊人分享,讓更多的上海老專傢瞭解新疆,瞭解“銀齡行動”,和她一起加入到智力援疆的隊伍中來。

交融 付出愛,竹北頂級月子中心推薦也被愛包圍

在赴疆開展志願服務的過程中,最讓專傢們感動的,是新疆當地群眾的淳樸善良,以及他們對上海專傢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真摯感情。相比智力援疆,情感援疆同樣重要,在與當地群眾交融交往的過程中,發生瞭許多動人故事。

來自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的退休醫生劉紅娣今年67歲,是第七次參加“銀齡行動”赴疆開展志願服務,也是援疆次數最多的上海志願者。2012年在澤普縣人民醫院,劉紅娣結識瞭一位13歲維吾爾族小女孩,結下瞭一段長達六年的奇妙緣分。

圖說:劉紅娣與哈斯耶提。受訪者供圖

在喀什地區老年大學聲樂教室,一群漢族和維吾爾族大媽們正在進行發聲訓練。新疆女同胞以能歌善舞聞名,但她們的老師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上海大媽,來自上海楊浦滬東工人文化宮的聲樂老師葉茵。

深受感動的劉紅娣滿足瞭女孩的心願,之後的六年中,隻要劉紅娣來到新疆志願服務,從不出遠門的哈斯耶提都會克服困難趕來與她相會,隻為看一眼劉醫生的微笑,留下一張合照。

一位上海的大學教授,去新疆小縣城職業高中任教,是否一定能夠手到擒來?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黃立新所在的巴楚職業高中,情況比較特殊,學生大部分都是少數民族的孩子,其中有不少普通話能力很弱,而機械汽車專業教材,恰恰對語言的要求非常高,許多孩子連課都聽不懂,更別提學習專業知識瞭。

今年的高考上海作文題“被需要”,曾引發瞭一場熱烈討論。“被需要”究竟是種負擔,還是一種責任?應當如何看待被需要?就在高考落下帷幕的12天後,20位上海老人,啟程趕赴5000多公裡外的新疆,開展為期2個多月的志願服務。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退休醫生、心理咨詢師、退休大學教授……在“銀齡行動”的號召下,這群老年知識分子志願者,用行動回答瞭屬於他們“被需要”的人生考題。

? ? ? ?雖然每年資助的錢不算多,但陳醫生一直把男孩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鼓勵他努力學習健康成長,這份情意讓男孩的傢人都非常感動,經常會寄一些傢鄉的特產給陳儉華。“這種感覺,就像是在新疆有瞭親人一樣。”陳儉華告訴記者,正是這樣的情意和牽掛,讓她一次次來到新疆,在付出愛的同時,也被愛所深深地包圍。

情懷 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帝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推薦


arrow
arrow

    tasasasereem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